仿古青銅器的紋飾題材豐富,主要有幾何紋、動物紋、植物紋等等。青銅器上種種紋飾所表現出來的圖形,首先不是出于奇異的審美觀念,而是出于對自然力的崇敬和支配它的欲望的幼稚的幻想。
而且,青銅雕塑定制紋飾隨著時代的不同而發展變化,因而它與器物的形制、銘文等一樣,是我們進行斷代、辨偽的一個主要方面。
青銅器紋飾反映一個時代、一定階級的觀念,如獸面紋常常作為商周青銅器上的主題紋飾,尤其多裝飾于鼎、尊等青銅器的表面。
獸面紋
蟠(pán)螭(chī)紋裝飾于春秋中晚期和戰國時期的鼎、豆等青銅器上。
一件器物,它的形制、紋飾、銘文,甚至鑄造技術,都應該是統一、協調的,符合當時的時代特征的。
**不會在戰國青銅器上出現商周時期的饕(tāo)餮(tiè)紋,也絕不會在商周青銅器上出現戰國時期的蟠(pán)螭(chī)紋。
蟠(pán)螭(chī)紋
因此,青銅器的形制與紋飾風格矛盾的,肯定是假的。
我們要從紋飾方面鑒定仿古青銅器,首先要知道,什么是仿古青銅器。
一、仿古青銅器的由來
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后,歷代制禮作樂都參照周制,政府或私人為了舉行祭祀等禮儀活動的需要,不斷仿照《三禮圖》或商周時期的青銅禮器而鑄作新的青銅禮器,這就是仿制品。
《三禮圖》
仿古青銅器是對于古代文化的尊重與仿效。其特點是在器物上大多標明仿制的時間、用途及仿制者等。
在進行鑒定工作時,首先要區分仿制品與偽品,不應將仿制品列為偽品。其次仿制品對研究歷代禮樂制度及文化藝術也有著一定的價值,不應簡單地予以否定,而應給予適當的評價。
二、青銅器紋飾的特點
經過研究發現,中國的青銅器紋飾主要有以下3個特點。
1、青銅器鑄紋的特點
要從紋飾上辨別真偽,首先應該了解鑄紋與刻紋的區別。大部分商代至漢代的青銅器紋飾,都在鑄出的。
2、青銅器刻紋
作偽的青銅器,絕大多數的花紋,是鑄造完青銅器后鏨刻的。
3、青銅器剔花的特點
有些古董商為了盈利,將紋飾不清、模糊一片的真的青銅器花紋,用鏨(zàn)子剔清楚,結果常常事與愿違,越剔越亂。因為剔與刻的花紋大不相同,剔花不僅沒有刻花利落,而且會產生崩茬。
三、青銅器紋飾鑒定
紋飾是器型華麗的外衣,合體、適時的外衣是紋飾辨偽的重要依據。
不同年齡的人著裝自然不同,青銅器也是如此。
拿到器物,首先看看器型和紋飾的時代風格是否一致,紋飾的作偽大致有如下幾種:
1、加花法
就是在真器原有的簡單紋飾上或光素無紋的部位刻上相宜的花紋。一般來說加刻的花紋與原器花紋是一致,但應注意走刀和崩茬的痕跡。
2、掏花法
就是在原本無花紋或有破損穿孔的器物鏤刻、改刻花紋,使原器變成一件鏤空之器。這種假的掏花的作法,刀痕非常明顯,且不符合原器的特征。
中國的青銅器藝術,經歷了夏、商、西周和春秋戰國千余年的發展,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青銅文化。那么,如何進行仿古青銅器的鑒定,還需大家仔細觀察,謹慎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