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雕塑定制是主流藝術之一,而青銅雕塑是最主要的雕塑表現形式了。洛陽仿古青銅器廠家介紹青銅雕塑工藝和鑒別方法
由于青銅作品在世界文明古國都有出現,也是一種世界性文明的象征。青銅雕塑定制工藝介紹
最早的青銅器出現于約5000年到6000年間的西亞兩河流域地區。中國商周先秦的青銅器制作精美,在世界各地古代青銅器中堪稱藝術價值*高。
近代的青銅制作工藝以歐洲最為領先,而美國近30年獨創青銅彩色上釉工藝也是獨樹一幟,盡管有很多人仍然偏愛西歐的傳統青銅表現。
青銅雕塑是由青銅制成,青銅作為一種合金,與純銅相比,優點是硬度高,熔點較低,金屬光澤和抗腐蝕性能好。青銅鑄造的技術以失蠟法為代表。
失蠟法的澆鑄主要過程是:先由雕塑家創作出雕塑模型,然后經過一系列工序以蜂蠟等材料制成欲鑄器物蠟模,后在蠟模表面涂上耐火材料,使之硬化成為鑄型外范,使蠟熔化流出,從而形成型腔;再制型芯或內范;然后,向型腔內澆鑄銅液,凝固冷卻后即得欲鑄器物。
雕塑模型:雕塑家需要先構圖,然后再創作出雕塑的原型。雕塑的原型最常用的是石膏和陶土,也有采用大理石和木頭來創作原型的。比如美國雕塑家Barry Stein就是采用木頭作為雕塑模型創作材料。
從嚴格意義上來講,藝術創作的原型才算是雕塑原作。雕塑家自己或根據合作發行方的意見決定最終要制作的青銅雕塑的總數量,常見的有8件,16件,30件,50件和99件。在歐美超過100件的也很常見,這個要看市場需求而定。
翻模:工廠依據模型翻制硅膠模具。從這兒開始一般都是鑄銅廠的事情了,但是一般藝術家也都會參與(主要是監工和品質控制)。硅膠膜具是在模型上一層一層把硅膠人工刷上晾干的,分成兩半制硅膠模具。
灌蠟:在硅膠模具里澆蠟水(黃臘或蜂蠟),形成蠟殼
修蠟:把蠟殼修飾光潔,保證蠟模的完美表現度
制殼:在蠟殼里外澆淋掛漿,把高溫耐火包漿材料附著到蠟模上面,等待包漿凝固,也叫制殼。
國內的制作過程往往會用到沙子做沙殼,歐洲的大部分鑄銅工藝已經摒棄沙子材料,這樣能夠使最終青銅作品成品表面光滑無砂眼。
脫蠟:把掛漿后的蠟殼放入高溫水蒸氣里,殼里的蠟遇熱熔化、流出。殼里將留出雕塑造型的空間
培燒:將殼放在焙燒爐里加熱到800度左右
澆鑄,將配好的銅加熱到1000度左右熔化,澆鑄到殼里。青銅的配方是每個鑄銅廠的看家本領之一,對后面的拋光打磨直接有影響。
去殼:用高壓水槍把砂殼打下來
焊接:雕塑上面有制作過程中固定用的金屬桿支架,這時候需要切割,切割后在雕塑上面形成工藝孔。需要把銅壞上的工藝孔焊接上。
拋光打磨:將銅壞打磨光亮。這個過程經過鋸挫、鏨鑿打磨,消去多余的銅塊、毛刺、飛邊。
細磨擦洗:將打磨后的銅件擦拭光潔。雕塑需要再次精細打磨擦拭,得到一個黃燦燦表面無瑕疵的小銅人。
熱著色:用化學試劑高溫噴在銅表面,加熱后形成所需的顏色。高溫著色工藝其實是青銅雕塑里面很重要的一個環節,直接影響最后的雕塑成品是否合格。
最后一道工序是表面保護:在著色后的銅件表面用保護劑封閉保護,防止氧化變色。這個過程也適合雕塑作品在家里的養護,沒有其他材料,用實木家具的養護蠟也可以。